2012-02-24 09:42:00 我要評論
姜洋 來源: 大眾網省人大代表、棗莊市委副書記、市長張術平在山東省人大第十一屆五次會議分組審議中。
大眾網濟南2月22日訊(記者 姜洋)“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下更大氣力、惠民實事辦得更實!苯裉,參加省十一屆人大五次會議的省人大代表、棗莊市委副書記、市長張術平接受大眾網專訪。張術平表示,棗莊轉型已經進入國家戰略,在未來五年,棗莊將打造富庶之鄉、宜居城市,今年通過網絡和政府個部門征集了100件實事,每件都要落實,保障和改善民生。
轉型進入國家戰略 優化結構實現GDP穩增
大眾網:2008年,棗莊市委、市政府提出了“一個戰略、三大戰役”的城市轉型思路。四年過去了,棗莊城市轉型的成效如何?
張術平:感謝社會各界特別是大眾網,對棗莊轉型發展的關注和支持。近年來,我們面對煤炭資源逐步枯竭的嚴峻形勢,謀劃實施城市轉型戰略,著力打好“三大戰役”,推動棗莊邁入了可持續發展的軌道。
2009年,棗莊被國務院批準為東部地區唯一的資源枯竭城市轉型試點市,棗莊的發展進入了國家戰略;2011年又成功通過國家轉型評估,未來五年將享受新一輪政策扶持,為轉型發展增添了強大動力。去年全市GDP預計突破1500億元,地方財政收入突破100億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2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突破8000元,分別是2007年的1.7倍、2.2倍、1.6倍和1.6倍。三次產業比例預計調整為8∶58.7∶33.3,服務業增加值占GDP比重比2007年提高6.1個百分點;服務業投資占固定資產投資比重達到44.4%,比2007年提高16.9個百分點。實施總投資300億元的九大基礎建設,已完成投資239.8億元;累計新開工投資過億元項目523個,其中投資過10億元大項目76個;2011年末,金融機構存貸款余額分別達到974.2億元、815億元,其中新增存貸款分別為76.9億元、88.5億元,新增存貸比提高到115.2%,為轉型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經濟發展的同時,人民生活也得到新改善。我們每年辦好100件惠民實事,2011年民生支出占全市財政總支出比重達到54.3%。新農保、城鎮居民養老保險在全省率先實現全覆蓋,新農合提前一年實現全覆蓋,初步實現了“老有所養、病有所醫”。
“富庶”“宜居”兩手抓 “文化”“活力”造安康
大眾網:新一屆棗莊市委、市政府確立了今后五年的工作思路,即縱深推進“三大戰役”,加快城市轉型,建設“幸福新棗莊”,具體有哪些方面?
張術平:棗莊市第十次黨代會和市十五屆一次人代會提出了加快城市轉型、建設“幸福新棗莊”這一目標,作為未來五年工作的努力方向。主要有幾個方面的工作:
首先是要打造“富庶之鄉”。未來五年,服務業增加值占GDP比重力爭每年提高2個百分點以上;培育2個銷售收入過千億元的工業產業板塊、10個銷售收入過百億元的工業產業集群,非煤產業增加值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重達到85%以上。力爭到2016年,人均GDP、人均財政收入、城鄉居民收入等主要指標比2011年翻一番。
其次是打造“宜居城市”。爭創國家森林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國家衛生城市、國家環保模范城。到2016年,空氣質量良好以上天數超過180天,森林覆蓋率達到36%;城鎮化率達到60%。第三是打造“文化名城”到2016年,文化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達到5%以上,每個區(市)都有圖書館、影劇院,每個鎮街都有文化廣場,每個村居都有文化設施。第四是要打造“活力高地”,棗莊高新區創建成為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專利授權量年均增長25%以上;民營經濟單位數年均增長5%以上;人才資源占人力資源的比例提高到17%;力爭5家企業上市、新增5家股份制銀行分支機構。第五要打造“安康家園”。五年內新建195所公辦幼兒園,義務教育學校全部達到省定標準;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城鎮基本醫療保險及新農合、城鄉低保等社會保障標準實現新的提高等。
我們提出建設“幸福新棗莊”,是具體的、實在的,相信通過各級黨委、政府的不懈努力,一定能給棗莊的百姓帶來具體實在的幸福感。
政府網站、部門齊征集 解決100件民生實事
大眾網:圍繞建設“幸福新棗莊”,今年棗莊將在哪些方面努力?
張術平:我們將建設大新城,進一步優化城市空間布局,完善教育、醫療、商貿等基礎設施,借助高鐵優勢發展城市經濟、總部經濟,增強對全市的輻射帶動力;推進大棚改,加快征收改造步伐,力爭基本完成棚戶區改造任務。同時實施大整治,打造一座宜居宜業宜游城市。
文化旅游起著龍頭帶動作用。我們會繼續強力推進臺兒莊古城重建,加強與高鐵沿線城市的對接,進一步搞好“二日游”宣傳促銷,激活生態休閑旅游。我市的生態旅游資源非常豐富,通過實施一批旅游道路建設、策劃一批游客體驗活動、辦好一批節會活動,加快生態休閑旅游業發展。同時培育沿運物流,利用區位、資源優勢,重點實施魯南鐵水聯運等項目,打造區域性物流中心。積極引進股份制商業銀行開辦分支機構,為轉型發展提供更加有力的金融支撐。
在推動工業經濟轉型振興方面也會下更大氣力。工業經濟是我市經濟的支柱,也是城市轉型的重點和難點。今年,我們下決心實施工業轉型振興計劃,培植特色優勢產業、幫助國有企業脫困、淘汰落后產能、扶持骨干企業集團發展
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我們通過政府門戶網站、政府各部門進行了廣泛征集,最終篩選確定了100件群眾最為關注的事,作為今年政府為民辦的實事。同時,我們進一步加大財政對民生事業的投入,堅決守住民生支出底線,努力做到一分不少、一天不拖,對一些暫時未能列入的問題,我們將在今后的工作中,努力加以解決。歡迎廣大市民對政府工作給予監督,并多提意見、建議,讓政府工作具有更廣泛的群眾基礎。
1、大眾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未經大眾網的書面許可,任何其他個人或組織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將大眾網的各項資源轉載、復制、編輯或發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場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資訊散發給其他方,不可把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務器或文檔中作鏡像復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眾網的任何資源。若有意轉載本站信息資料,必需取得大眾網書面授權。
2、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大眾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大眾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本網轉載其他媒體之稿件,意在為公眾提供免費服務。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
4、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