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在山東考察
認真貫徹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匯聚全面深化改革的正能量。
認真貫徹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匯聚全面深化改革的正能量。
作為春晚總導演,馮小剛將為觀眾們奉上什么樣的"年夜飯"?
中國的“保爾·柯察金”,用極限人生書寫人生極限。
人代會17日開幕,會期6天。政協會16日開幕,會期5天。
18日下午,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孫偉來到山東省政府網、大眾網演播室,接受了“聚焦2014山東省兩會”報道組的視頻專訪。
【編者按】
1月18日至21日,山東省政府網聯合大眾網舉辦了“聚焦2014山東省兩會”特別訪談,山東省政府的9位領導同志,利用會議間隙,接受了大眾網“聚焦2014山東省兩會”報道組視頻采訪,回答了網友們普遍關心的問題,帶頭與網友面對面,談民生、論發展、話改革。凝聚共識,傳遞出在中共山東省委堅強領導下,同心協力,頑強拼搏,為實現山東鳳凰涅槃、浴火重生,譜寫山東人民美好生活新篇章而努力奮斗的決心和信心。
今天,大眾網刊發“聚焦2014山東省兩會”特別訪談的首期訪談——《孫偉:深化財稅、教育改革和實施區域發展戰略》。
山東省政府網·大眾網“聚焦2014山東省兩會”特別訪談①
孫偉:深化財稅、教育改革和實施區域發展戰略
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孫偉接受大眾網“聚焦2014山東省兩會”報道組視頻專訪。(大眾網記者 楊春衛 攝)
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孫偉接受大眾網“聚焦2014山東省兩會”報道組視頻專訪。(大眾網記者 楊春衛 攝)
訪談關鍵詞
財稅改革
●今年一般性轉移支付的比例要提高到55%左右,以后會逐年提高
●做好“壓、保、轉”相結合的三篇文章
“兩區一圈一帶”
●我們區域發展戰略本身就是轉方式、調結構,是完成鳳凰涅槃、騰籠換鳥這項工作的一個有效載體
●轉方式、調結構,保障改善民生,就是我們講的“一場攻堅戰、一篇大文章”,作為“兩區一圈一帶”建設的核心來推進
中小學去行政化
●中小學取消行政級別,既符合十八屆三中全會的精神,又實現了“三個有利于”,應該具有推廣的價值
職業教育改革
●讓那些既有技能又有知識的人才能夠有一個成長的空間,或者說讓這些人的成長能夠有更多的選擇權,這也是社會公平的一個重要方面
促進教育平衡
●優質教育資源配置能夠讓條件好的學校和差的學校之間的差距縮小,這是我們一個最大的目的
大眾網濟南1月21日訊(記者 尹玉濤 于瀟瀟 馬俊驥)18日下午,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孫偉來到山東省政府網、大眾網演播室,接受了“聚焦2014山東省兩會”報道組的視頻專訪。在訪談中,孫偉就網友關注的財稅改革、區域發展戰略、學校取消行政級別、職業教育改革等問題進行了解答。
大眾網記者:各位網友大家好,歡迎收看“聚焦2014山東省兩會”特別訪談節目,今天來到山東省政府網和大眾網前方演播室的嘉賓是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孫偉。孫省長將就深化經濟體制改革以及教育優化發展等問題與網友們進行現場交流。
知道您來,很多網友之前在我們論壇上就提了很多問題,其中,非常關注的一個問題是: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了健全嚴格的財務預算、核準和審計制度,著力控制“三公”經費支出,今年山東提出了全面公開省級“三公”經費預決算,這在我們的政府工作報告里面也有所提及,并將選擇一部分市、縣、區開展試點。請問孫省長,在財稅改革方面,我們除了要公開“三公”經費之外,還有哪些舉措?政府將如何加強對債務的管理?
孫偉:加強對財政預算的管理,是政府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也是一項重要職責。根據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全會的精神,結合山東的實際,下一步山東在財稅改革方面要著力做好這么幾項工作:
第一,深化四項改革。這里面包括:一是預算管理的改革,要實行全口徑的政府預算。二是稅制的改革,以“營改增”改革為重點,來推進各項稅制的改革。三是轉移支付的改革,因為現在我們的專項轉移支付比例過高。根據需要,我們要逐步縮小專項轉移支付,增加一般性轉移支付,今年一般性轉移支付的比例要提高到55%左右,以后還會逐年提高。四是加強政府購買服務的改革。因為現在有很多工作是需要通過政府購買服務來既改善服務,同時也使財政資金的使用更加規范和有序。
第二,要完善三個機制。這里面主要包括稅收征管機制、稅政管理機制和非稅收入管理機制。我們企業、各個方面反映也比較突出,特別是對非稅的管理,我們要走到更加規范的道路上。
第三個方面,要做好三篇文章。一是要壓縮一般性轉移支付,跟剛才說到的改革是有關聯的。二是要保證和保障民生的支出。三是要轉移或者合并一些專項的轉移支付。我們叫“壓、保、轉”相結合的三篇文章。
第四個方面,就是要強化三項管理。一是財政存量資金的管理,這和財政預算年度有關系。我們在年初預算安排的時候,有些項目安排了以后,資金到位率還不夠理想,所以從這些年開始,一直在加強怎么使財政的存量資金能夠更快地撥付到位,而不要滯留在財政的渠道上。二是加強財政資金使用的績效管理,也就是“花錢必問效、無效必問責”這么一個做法。三是大家非常關注的債務管理。全國已經清理了地方性政府債務,咱們省的總的底數也已基本摸清,我們下一步的工作核心也在三個方面:一要把政府的債務管理納入到財政這一個渠道里;二要對今后政府舉債的行為進行規范;三要建立政府債務的預警機制。我想通過這三個方面的措施,對地方性政府債務的管理會有一個明顯的改善,防止出現區域性或者系統性的風險。謝謝!
大眾網記者:孫省長,您剛才講了一個“四”、三個“三”,我們的理解是不是通過這些措施,根本的初衷是讓政府變得更透明,花錢時讓老百姓看得見、算得清楚。
孫偉:對,也使財政資金在使用方面能夠更加規范、科學。
大眾網記者:下面還有網友在問,說習總書記在視察山東的時候指出來,山東要堅持“騰籠換鳥、鳳凰涅槃”的思路,努力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這個思路,對我們省正在實施的“兩區一圈一帶”的區域發展戰略將會起到什么樣的作用?
孫偉:總書記在去年11月份專程到山東來視察工作,并發表了重要講話,對山東今后的發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這里面幾項要求是非常明確的:第一是希望山東能夠堅決打好轉方式、調結構這場硬仗;第二是要切實做好保障改善民生、創新社會管理這篇大文章;同時又提出,要讓山東在實現科學發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歷史進程中走到前列。應該說,這是對山東工作提出的一個根本的遵循和努力的方向。
“騰籠換鳥、鳳凰涅槃”,這兩句話對于山東來說,我理解實際上是兩層含義:“鳳凰涅槃”,應該說更多的是一種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工作勇氣和思路;從“騰籠換鳥”來說,大家也都認為這更多的是指向我們轉方式、調結構的方式,在方式上的一種變化。
山東的區域發展戰略,我們講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黃河三角洲高效生態經濟區、省會城市群經濟圈和西部經濟隆起帶,這“兩區一圈一帶”的區域發展戰略。我覺得,去年我們做出來的“一圈一帶”規劃和部署的實施,很重要的一個意義,就是實現了山東區域發展戰略的全覆蓋,也符合山東發展的實際。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我們區域發展戰略本身就是轉方式、調結構,完成“鳳凰涅槃、騰籠換鳥”這項工作的一個有效載體。同時,“兩區一圈一帶”的建設,本身也必須按照總書記提出來的轉方式、調結構,保障改善民生,就是我們講的“一場攻堅戰、一篇大文章”,作為“兩區一圈一帶”建設的核心來推進。所以我認為這兩者之間是一個載體和中心的關系,區域發展戰略是轉方式、調結構的有效載體,轉方式、調結構本身又是區域發展戰略當中需要堅持和把握的核心內容。
大眾網記者:孫省長,下面還有我們網友非常關心的一個問題,這也是一個非常具體的問題,我們有的地方已經開始這么做了,就是在濰坊和青島兩個城市,已經開展了部分中小學取消行政級別,也就是說去行政化。網友很關心,想問孫省長,取消中小學的行政級別的初衷是什么?它能夠為我們帶來什么?它有沒有推廣的計劃?
孫偉:現在中小學或者叫學校,再大一點到事業單位,我們現在要推進分類改革。分類改革當中,按照十八屆三中全會的精神,非常重要的一條就是要取消行政級別或者逐步地去行政化。去行政化和取消行政級別之間有關聯但不完全是一件事,應該說去行政化的范疇更大,取消行政級別只是一個方面。
在山東濰坊和青島已經實行的中小學去行政化或者叫取消行政級別的試點,他們實際上做的一項工作是實行校長職級制,通過這項工作來推進中小學的改革。在推進事業單位改革當中,我覺得根據十八屆三中全會的精神,需要把握的幾個原則非常重要,我稱之為“三個有利于”。
第一,一定要有利于這項事業的發展。比如學校的改革、醫院的改革,一定要有利于教育事業、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第二,一定要有利于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特別是事業單位的積極性。比如:學校要調動校長、老師的積極性,醫院要調動院長、醫護人員的積極性。第三,要堅持有利于改善服務、提高質量。也就是說我們事業單位的各項服務,比如,學校要提高教學質量,醫院要提高診療水平和服務質量。我們只要把握這三條原則來推進事業單位的改革,無論是去行政化還是取消行政級別,可能方向就把握對了。
在去行政化和取消行政級別這項工作中,我們還是要堅持積極穩妥的方針,來積極地向前推進,試點先行。所以,我們今年的目標,就是選擇部分學校和醫院擴大試點,在進一步取得經驗的基礎上逐步向前推進,F在從濰坊和青島的試點情況來看,中小學取消行政級別,總體上做到了我前面說到的“三個有利于”。所以,我們認為這既符合十八屆三中全會的精神,從實踐當中初步來看,又實現了“三個有利于”。我覺得這件事應該具有推廣的價值,只是我們在工作當中要按照總書記說的“膽子要大、步子要穩”,把這項工作扎扎實實地向前推進。
另外一個,可能大家也很關注,就是山東的職業教育的改革發展工作。這項工作,應該說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去年作為山東省委常委會的一個重大調研課題,在書記、省長的領導下,我帶隊到了全省很多地方和學校進行調研。調研以后就感覺到,現在的職業教育的發展雖然取得了很大的成績,但與我們經濟社會發展總體上還不相適應。這當中問題很多,我們有專門的調研報告,因為時間關系,我在這里不展開講了。
搞好職業教育改革發展,它具有三個方面的好處,我們說三個方面的意義。
第一個,它有利于我們推進“四化”的同步建設。我們實行工業化、信息化、新型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哪一化都離不開職業教育,或者說哪一化都需要職業教育培養出來的職業大軍來支撐。我們山東搞經濟文化強省建設,也需要勞動力整體素質的提高。
第二個意義在于,我們通過推進職業教育的改革和發展,能夠推動整個教育事業的改革和發展。也就是說,我們把職業教育的改革發展放在整個教育改革發展的大盤子里面來考慮,把它作為推動教育綜合改革的一個有效突破口。
第三個,職業教育實際上更多的是就業教育或者叫市民教育,我們推進職業教育這項工作,有利于整個社會的和諧和穩定。因為很多職業院校的學生可能原來的學習基礎和條件不是很好,如果不參加職業教育,沒有經過職業教育和培訓,很可能他的從業能力就下降,沒有一個很好的出路。如果經過一個職業教育或者我們叫良好的職業教育體系的培養,他就可能成為一個社會的有益的建設者,能夠為我們的現代化建設,為我們的小康社會建設貢獻出自己的力量。而且通過這種勞動的奉獻得到合理的收入,用老百姓的話說,他就可以養家糊口,而不要別人養著他。所以我講抓職業教育非常有意義。
為了推動這項工作,社會又有這方面的需求,從就業的角度來看,我們現在既有勞動力過剩的情況,也有勞動力結構性的矛盾非常突出。通過職業教育和職業培訓,可以比較好地解決這個問題。在這個情況下,山東從去年開始就推出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這里面主要有七個方面:
第一個就是我們以改革招生考試制度為突破口,建立一種上下貫通的學生或者叫職業人才的成長路徑。這個意義非常重大,因為過去來說,我們的職業教育被稱為上面是有“天花板”的,也就是一個學生,當你上了職業教育這條路上的時候,最多上到高職,我們叫大專,到頭了。有些專業、有些學生,他有想往上成長的空間,實際上是被堵住了。我們從去年開始的試點叫“3+2”和“3+4”,也就是說三年的中職可以貫通培養,再上四年的大學,三年的高職還可以再上兩年大學。以后我們設想還可以到研究生,我們叫高級藍領。這個培養,實際上讓我們的學生能夠從多渠道成才,不是說只有讀普通大學、普通院校他才能成長成才,F在社會亟需一些既有知識又有技能的人才,我們叫“技能+知識”的人才的培養,我們實現了上下貫通。這里面包括從2012年開始實行的春季高考,2014年的春季高考規模準備成倍擴大,在這個基礎上,使不同的人才能通過不同的方式來成長。讓那些既有技能又有知識的人才能夠有一個成長的空間,或者說讓這些人的成長能夠有更多的選擇權,這也是社會公平的一個重要方面。
第二個,我們要以提高專業技能和職業素養為重點,完善培養的模式。這個模式就是我們過去可能更多的是強調知識,像在座的可能都是在以知識為主的教育環境中成長,但是,剛才說社會需要的是既有知識也有技能的人才。我們要做幾件事:一要搞好課程體系的建設。因為現在我們的課程體系,還不能完全適應職業教育的需要,要重新設置課程體系。二要使我們的職業教育和職業技能的行業標準之間有一個銜接。比如,我是學電焊工的,我的課程和電焊工的初級、中級、高級之間,要有一個標準的銜接。還有一個,我們要做到一個學生從中等職業學;蛘呒脊W校畢業,他應該至少取得兩個證書:一個是中專的學歷證書,還應該至少獲得一個專業以上的職業資格證書。就是取得學歷和取得職業資格之間,要建立一個互通的關系。
第三個,我們要以實現產學之間的良性互動為出發點,建立校企合作的長效機制。職業教育和我們現在的普通教育有一個比較大的區別,就是它和經濟社會發展緊密相連,所以我們一定要強調它和企業之間的合作。這里面包括,要采取合作共建、辦職業教育聯盟,還有實訓體系的建設等等。目前,省里面出臺的政策有許多鼓勵校企合作的優惠政策。
第四個方面,要以優化結構和提高素質為核心,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因為有了專業設置、有了課程體系,如果沒有合適的老師來教,也是落空的。所以我們在這個過程當中,一定要推動學校,特別是教師的隊伍建設。這個隊伍建設里面,包括現有的教師提升水平,包括新進的教師嚴格準入,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就是適合職業教育的特點,我們要加強“雙師型”教師的引進和培養的力度,也就是說有很多老師,他可能這邊在企業任職,同時在學校當老師,這樣他教出來的學生能夠和現實緊密相連。我們有一些專業、有一些職業學校里面,出現了老師不知道現在的機器是什么樣、是怎么操作的,所以學生畢業以后,到工廠里還要再培訓。我們想,加強培養“雙師型”人才,鼓勵兼職的老師,把教師隊伍的建設往前推進。我們在機構編制等等方面,都給予了一些特殊的政策,來推進這項工作。
第五個方面,要加大整合的力度,以財政資金投入加大整合為抓手,來推動財政教育經費保障機制的建設。因為職業教育是在高等教育和義務教育之間的一個層次,我們在加大財政投入方面,現在主要做幾件事:一是中等職業教育全部免學費,我們已經做到了。過去是農村的困難家庭免學費,從去年9月1號新學年開始,城市、農村全部免學費。二是提高學校、特別是高等職業學校的生均標準,也就是說加大財政對職業院校的投入。三是加強對各種涉及財政方面的資金的綜合運用。這樣,從保障職業教育獲得政府的支持角度來說,能夠有一個比較好的長效機制。還有一條非常重要的,就是把中等職業教育納入到基本公共服務體系當中。這個,全省去年搞的規劃里面已經非常明確,把它納入到基本公共服務體系里面。
第六個方面,要以深化職業教育的辦學制度改革為著力點,來推進多元辦學和教育家辦學。因為現在的職業教育,以政府主辦或者舉辦為主,民辦有一些,但還是不多。所以我們想,在這個過程當中,要根據十八屆三中全會的精神,更多地推進社會資本、民間資本來從事職業教育,采取一系列的鼓勵措施。并且,我們要讓民辦職業學校的老師和公辦學校的老師,在社會保障等方面享受同等待遇。這個同等待遇,我們在三個市先進行試點,來推動這項工作。這樣有利于教師人才在民辦和公辦之間的流動,可以促進整個教師隊伍整體素質的提升。再一個方面很重要,就是要進一步落實學校的辦學自主權,讓學校在用人方面有更多的自主權,比如:選什么樣的老師、需要什么樣的人,也包括分配的自主權,逐步來提升學校辦學的主體地位。
第七個方面,要以市域統籌為切入點,整合并更好地完善各個地方的職業教育體系。因為在一個市里面,實際上職業學校不少,包括技工、技師,這里面就涉及技工教育、技師教育和職業教育之間的整合,不同的職業院校之間怎么樣辦出特色,怎么樣整合已有的資源,怎么樣加強公共實訓基地的建設。比如:幾個學校都有學鉗工的,是一個學校建一個車間,還是專門搞一個公共實訓基地?這個實訓基地,由企業等各個方面來參與建設,學校購買服務。我看了很多學校,很多裝備很落后,也沒錢改善,很多年都是那個樣子。我們要以市為單位來統籌推進公共實訓基地的建設,把一些資源進行整合,同時又使每個學校辦出自己的特色。
我們圍繞這七個方面,一共制定20個配套文件。這些配套文件在去年年底,就是2013年12月底全部出臺。另外,我們這20個配套文件,完全是具有可操作性的。因為咱們有些文件還是原則性的,而這個文件是講究可操作性。我想,按照這個方向,通過三年到五年的努力,山東的職業教育或者叫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一定能夠取得一個更大、更好的發展,會對我們的經濟文化強省建設、譜寫山東人民美好生活新篇章做出應有的、積極的貢獻!
大眾網記者:還有一個問題,就是關于促進教育平衡的問題。三中全會明確提出了大力促進教育平衡,逐步縮小區域、城鄉、校域差距,我想問孫省長,山東將如何進一步推動縣域義務教育的均衡發展?
孫偉: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工作。在“普九”過程當中,山東各項工作走在全國前列。在以縣域為單位實行義務教育的均衡發展方面,去年教育部帶隊專門來督導,認為山東的工作也是走在全國前列的。當然,我們也清楚地認識到,這個工作和大家的期望或者是要求來說還有差距。這里面有很多客觀的因素,一個就是我們原來教育欠賬還是比較多,特別是邊遠地區、農村地區,雖然我們“普九”了,但是很多教育問題從硬件和軟件兩個方面,都有不少欠賬和差距。所以,在這個條件下,實行以縣為單位的均衡發展,應該說邁出了很大的步伐,但是仍然還有差距。這是一個大的概念。
均衡發展,應該更多的理解為是教育資源的配置,或者叫一些基本條件的建設之間差距不要搞得太大,F在大家也會注意到,可能有些縣城的學校很漂亮,農村的學校相對就差一些。我們講,優質教育資源配置能夠讓條件好的學校和差的學校之間的差距縮小,這是我們一個最大的目的。同時,我們在這個過程當中,著力要做這么幾件事:第一,要加強中小學的標準化建設或者叫“校安工程”的建設。提高中小學校的硬件水平,至少要保障安全,不能出現大的問題。第二,我們要想辦法來支持農村的教師隊伍建設。這個,山東也是走在全國前列的,但我覺得還要繼續深入。比如,讓一些新進教師隊伍的教師到農村去支教兩年,用一些措施支持現有的教師到農村支教,兩到三年或者一到兩年都可以。各個地方采取不同的辦法,很多地方也在這么做。這個效果很好。因為什么呢?完全從農村招一個新的老師,有的時候他的教學經驗等各個方面也不一定符合要求。第三,可以利用好信息化的手段,加快“校校通”、“班班通”建設步伐,利用網絡的方式,讓優質教育資源覆蓋更大的范圍。另外,把這項工作納入到整個縣、市科學發展、民生改善這個大的范圍里面。實際上,咱們山東是有重視教育的傳統的,因為我到所有的縣都去過了,我到各個縣調研的時候就發現,縣委書記也好、縣長也好,都把教育,特別是義務教育放在一個重要的位置上。當然,每個縣的基礎條件不一樣,應該說我們一些市區的,比如濟南歷下區等等,他可能不光義務教育,甚至幼兒園教育也很好。但是,我們菏澤的或者濟寧的有些比較貧困的縣、欠發達的縣,財力等各方面做起來還真是有困難。但是我覺得能把義務教育放在一個重要的位置來推進,然后按照這么幾個原則不斷改善,另外,這個改善過程當中,還要考慮和人口的流向結合起來。比如:這個學生更多是流向縣城了,那可能還是要逐步加強縣城的學校;流向鎮了,我們要加強鎮這一級的學校。但是,農村不管怎么樣,有五個孩子,我們也要有老師來教他,來改善。不管是什么樣的學校,我說保障校舍安全這是第一位的。我們還要對一些偏遠、欠發達的地方,加強“兩熱一暖”工程,就是保障學生能吃上熱飯、喝上熱水,冬季有一定的取暖條件。這些工作實際上都在逐步往前推。我想,通過若干年的努力,義務教育均衡發展這個問題,一定會比現在有大的改善。用習總書記的話講,我們特別是不能讓欠發達地區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要讓他們享受到比較好的教育!
大眾網記者:我總結一下:第一是政府花錢要的是“透明”兩個字。第二是事業單位去行政化要的是“回歸”,回歸本源。第三是職業教育發展,我們要的是“可操作”。
孫省長非常細致又務實的回答,讓我們看到了山東省政府在深化經濟體制改革以及發展社會事業上的勇氣、豪氣和大氣。本期節目到此結束,再次感謝孫省長,謝謝!
孫偉:謝謝大家,謝謝廣大網友!
視頻下載地址:http://szvod.dzwww.com/shengzhang/01221sw.flv
初審編輯:魏鵬
責任編輯:劉寶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