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1月18日至21日,山東省政府網聯合大眾網舉辦了“聚焦2014山東省兩會”特別訪談,山東省政府的9位領導同志,利用會議間隙,接受了大眾網“聚焦2014山東省兩會”報道組視頻采訪,回答了網友們普遍關心的問題,帶頭與網友面對面,談民生、論發展、話改革。凝聚共識,傳遞出在中共山東省委堅強領導下,同心協力,頑強拼搏,為實現山東鳳凰涅槃、浴火重生,譜寫山東人民美好生活新篇章而努力奮斗的決心和信心。
今天,大眾網刊發“聚焦2014山東省兩會”特別訪談的第四期訪談——《孫紹騁:發展社會養老 讓農民過上城里生活》。
山東省政府網·大眾網“聚焦2014山東省兩會”特別訪談④
孫紹騁:發展社會養老 讓農民過上城里生活
山東省副省長孫紹騁接受大眾網“聚焦2014山東省兩會”報道組視頻專訪(大眾網記者 楊春衛 攝)
山東省副省長孫紹騁接受大眾網“聚焦2014山東省兩會”報道組視頻專訪(大眾網記者 楊春衛 攝)
訪談關鍵詞
社會養老
●政府歡迎民間資本進入養老市場,將千方百計推動社會力量成為養老服務業的主體。
農村新型社區
●讓居民享受城市社會保障,讓農民就地過上城里人的日子。
節約集約利用土地
●“但留方寸地,留與子孫耕”,如果我們保護不好,不節約集約,就等于砸了兒孫的飯碗,將來是要被子孫后代罵的。
保障性住房建設
●要注重把握以下三個方面:一是蓋得好,二是分得公,三是可持續。
“單獨兩孩”
●省里已將實施“單獨兩孩”政策納入2014年立法計劃,履行法律程序后,將實施“單獨兩孩”政策。
大眾網濟南1月24日訊(記者 邢玉軍 于瀟瀟 馬俊驥)20日下午,山東省副省長孫紹騁來到山東省政府網·大眾網的前方演播室,接受了“聚焦2014山東省兩會”報道組的視頻專訪。訪談中,孫紹騁就網友關注的社會養老、新農村建設、節約集約利用土地、保障性住房建設以及“單獨兩孩”政策等問題進行了解答。
大眾網記者:各位網友,大家好!歡迎收看“聚焦2014山東省兩會”特別訪談節目。
今天來到山東省政府網·大眾網演播室的嘉賓是,山東省副省長孫紹騁。孫省長將就網友關注的社會養老、新農村建設等問題與大家進行交流。歡迎您,孫省長!
大眾網記者:孫省長,第一個問題是這樣的,2013年9月9號,國務院下發了《關于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的若干意見》,提出要激發社會活力,充分發揮社會力量的主體作用。網友想問,2013年我省在激發社會力量參與養老服務業方面采取了哪些政策,取得了什么效果?下一步還有什么打算?
孫紹騁:各位網友,大家好!我省是人口大省,人多且長壽,也就自然成為老年人口大省。截至2013年底,全省60歲以上老年人已達1700多萬人,占全省人口總數的17%,而且增長速度很快,到2015年底將達到2000萬人左右,屆時5個山東人就有1個60歲以上的老人。省委、省政府對養老工作非常重視,姜異康書記、郭樹清省長親自部署。姜異康書記還主持召開全省性的座談會,專題研究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的具體措施。省委書記專門召開這樣的會議,這在全國還是第一家。2012年,省里就出臺了《關于加快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的意見》,比全國的政策早了一年。民政部的領導認為,我省的《意見》“含金量”很高!兑庖姟反_定:“十二五”期間,全省新增養老床位25萬張,實現每千名老年人擁有養老床位30張,實現日間照料服務覆蓋全部城市社區和半數以上農村社區,基本實現養老服務信息平臺覆蓋全省城鄉社區,基本實現養老護理員全員持證上崗。
為了實現上述目標,我們從財政投入、土地供應、稅費減免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優惠扶持政策。在政府投入方面,2013至2015年,省級財政將拿出40億元專項扶持資金,用于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對每張新建床位給予4500元至6500元的一次性建設補助。對已運營、具備一定規模、符合有關規定的養老機構,按實際入住人數和床位占有率連續3年給予運營補助。在土地供應方面,對非營利性老年人社會福利設施,“應供盡供”,每張床位按50平方米的標準,需要多少供應多少,隨床位任務指標數一并下達各地,并在地價方面給予優惠。在稅費減免方面,對符合條件的養老院,免征多種稅收。新建養老院,不管是公辦還是民辦,城市建設配套費全免。去年,省財政列支了10億元專項資金,安排了5625畝用地指標。全省已有30多個縣(市、區)建立了居家養老服務信息平臺;依托熱心老年人家庭,建立鄰里養老互助點5000多個;建設城鄉老年人日間照料設施3900多處;新增各類養老床位8.9萬張,全省床位總數已達44萬張。
今年省財政又預算安排了13億元專項資金,支持新建養老床位6.56萬張,城市社區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1500處,農村幸福院2800處。但是,要從根本上解決好養老問題,僅靠政府的力量是遠遠不夠的。絕大多數老人要靠居家養老、社區養老,這仍是養老的主要方式。進入養老院的老人畢竟是少數。養老院的建設也必須讓社會力量積極參與。
借此機會,我再次說明,政府歡迎民間資本進入養老市場,鼓勵民辦養老機構通過合法經營、提高服務質量增加收入。政府將千方百計推動社會力量成為養老服務業的主體。
大眾網記者:推進農村新型社區建設是我省統籌城鄉發展,加快新型城鎮化進程的特色做法。請問孫省長,去年我們省出臺了哪些政策,取得了哪些成效,我們下一步的重點工作是什么?
孫紹騁:社區的概念是由城里發展到農村的。加快農村新型社區建設,是統籌城鄉發展,提高農民生活質量,加快城鎮化進程的重要途徑。去年,省委、省政府連續出臺了三個文件:一是《關于加強農村新型社區建設推進城鎮化進程的意見》;二是《農村新型社區納入城鎮化管理標準》;三是《農村新型社區規劃建設管理導則》。
這三個文件,解決了這樣幾個問題:第一,解決了經費來源問題。明確規定土地增減掛鉤政策帶來的收益,要全部用于農民身上。第二,規定了社區必有的配套設施。比如說幼兒園、學校、衛生所、養老機構、治安室、便民服務大廳等,不配套,不批建。第三,規范了基礎設施的建設標準。社區怎樣規劃、房子怎么建、污水怎么處理、垃圾怎么收集、水電氣暖怎么入戶等問題,都做了明確規定。第四,對農村社區的管理做了進一步規范。第五,明確規定:聚集人口3000人以上,非農業從業人員達到70%以上,基礎設施配套齊全的農村新型社區,可不受區域限制,轉為城市居委會,就地城鎮化。第六,在稅收、土地使用等方面規定了多項優惠政策。
經過近幾年的不懈努力,我省共建成農村新型社區5790個。2013年新增600個,約有422萬戶、1394萬農民入住新社區。全省農村新型社區80%左右的農戶用上了燃氣,55%左右的生活污水實現了集中處理,98%以上的生活垃圾進行集中收集處理。
今年,將按照建設新農村、保護古村落、發展新社區的要求,穩妥推進全省農村新型社區建設,積極促進農業轉移人口就地就近城鎮化,完成《山東省農村新型社區規劃》,合理布局農村新型社區,大力提高農村新型社區建設標準,同步建設市政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提升社區管理服務水平。推進農村新型社區納入城鎮化管理,對條件成熟的農村新型社區依法實行“村改居”,并參照城鎮社區模式進行管理。讓居民享受城市社會保障,讓農民就地過上城里人的日子。
大眾網記者:我想這個問題核心在于“就地”兩個字,就是不需要再到城市里去,就可以享受和城市里一樣的生活,一樣的保障。下面網友關心的是關于山東大力推進節約集約利用土地的問題,請問孫省長,這項工作我們取得了哪樣的效果,今年的重點在哪里?
孫紹騁:山東是大省,經濟大省、文化大省、人口大省、海洋大省,給人的印象就是大。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山東最大的省情是人多地少、人均資源相對短缺。我省人均土地2.52畝,居全國第27位;人均耕地1.20畝,居全國第20位,以占全國1.6%的土地養活了全國近7%的人口。我省每年建設用地平均都在60萬畝左右,也就是說,土地紅線要守住,民生用地要滿足,經濟發展用地要保障,建設用地供需矛盾很大。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去年,省政府出臺了《關于進一步推進節約集約用地的意見》,確定了開源、節流、挖潛的原則。所謂“開源”,就是想辦法“增地”。在向國務院積極申請用地指標的基礎上,大力開展未利用地開發利用、整理復墾開發工礦廢棄地、開發利用低丘緩坡地等。所謂“節流”,就是少用地,加大土地開發強度,節約集約用地。省政府出臺的《意見》,提高了畝均用地的投入、產出、稅收標準,用政策促進和引導企業“上天入地”,蓋多層廠房,拓展地下空間。所謂“挖潛”,就是把閑地用活,大力清理處置批而未供用地。去年全省共處置64.25萬畝,相當于國務院批給我省土地指標的2倍?傮w看,各地通過采取飛地經濟“借地”、建標準廠房“集地”、盤活工礦廢棄地“整地”、建多層廠房“增地”、擴地下空間“拓地”、處置閑置地 “收地”、增減掛鉤“挖地”等多種形式,大大提高了節約集約用地水平。有一對數字可以說明問題:2013年國務院和省政府共審批建設用地54.55萬畝,比2012年73.32萬畝減少近19萬畝,減幅為25.6%;供應建設用地94.62萬畝,比2012年65萬畝增加近30萬畝,增幅為45.62%。批地減少,但供地增加,這“一減一增”,充分說明我省節約集約用地的成果。
最近,習近平總書記等中央領導同志三番五次談到保護耕地、保13億人飯碗的問題。我省要保住近1億人的飯碗、住房、經濟發展,任務相當艱巨,我們必須精打細算,苦心經營,千方百計節約用地。對批而未供的地要繼續清理;對企業用地按建設進度分期供給;對低效用地要督促加大開發力度;對閑置供地要設法收回?傊,決不允許再出現浪費土地的現象。土地是不可再生的資源。浪費土地是最大的浪費,節約用地是最大的節約!暗舴酱绲,留與子孫耕”,我們現有的土地是老祖宗留給我們,讓我們傳給子孫后代的,如果我們保護不好,不節約集約,就等于砸了兒孫的飯碗,將來是要被子孫后代罵的。
大眾網記者:說完了土地了,還有一個話題是與土地密切相關的,那就是“房子”,關于保障房的問題。廣大人民群眾、廣大網友對保障性住房建設非常關注,每年國家都要下達一些建設的任務。網友們想問孫省長,我省去年保障性安居工程的任務完成得怎么樣,今年有什么打算?
孫紹騁:去年,省里調整優化了保障房類別結構,大力發展公共租賃住房,減少購置型保障房也就是經濟適用房建設規模,同時突出抓好保障房分配和運營管理。全省共開工各類保障性安居工程28.29萬套,基本建成24.61萬套,新增廉租住房租賃補貼1.03萬戶,完成率分別達到120.1%、144.8%、168.7%,均提前超額完成國家下達的建設任務。應該說,我省的保障性住房建設總體是好的,多次在全國建設工作會議上介紹經驗。去年8月份,李克強總理、張高麗常務副總理都分別作出批示,肯定了我省的保障性住房工作!度嗣袢請蟆方衲1月份也專門刊登文章,介紹我省的做法。
保障性住房建設,要注重把握以下三個方面:一是蓋得好。加強保障房規劃設計,盡可能將保障房安排在地質條件安全可靠、公共交通相對便利、公共設施及市政配套相對完善的區域。同時,嚴格質量監管,把好施工關,建設“放心工程“,讓群眾生活方便、居住舒心。二是分得公。堅持公開透明,嚴格落實保障房審核、公示制度,加大保障房建設、分配和退出的信息公開力度,主動接受群眾監督,確保分配公平。三是可持續。充分尊重群眾意愿,讓群眾自主選擇保障方式,做到宜補則補、宜租則租、宜購則購,實現政府保障和市場配置的有機結合。完善退出機制,保障對象收入增加了,不再符合保障條件時,通過停止補貼、提高租金檔次或者直接退出保障性住房,將退出的房子提供給有需求的人,只有形成這樣的良性循環,保障性住房建設工作才能持續長久。
今年,我省將以棚戶區改造為重點,進一步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力度,推進公租房和廉租房統籌建設、房源并軌。同時,要積極實現“同城待遇”:一方面,將符合條件的外來務工人員納入保障房供應體系;另一方面,引導、支持企業等社會組織,利用自有土地發展公共租賃住房,加快解決企業困難職工的住房問題。全年計劃開工各類保障房31.58萬套,基本建成18.97萬套,其中,改造棚戶區23.95萬套、開工建設公租房6.49萬套。通過積極工作,努力提高全省人民住房保障水平。
大眾網記者:下面這個問題,是廣大網友近一段時期最為關注的,就是關于“單獨兩孩”的問題。網友們非常想知道,我們省在“單獨兩孩”政策上有沒有一個時間表,什么時候能夠實施?再一個就是如果政策出臺之后,它對我們省的人口形勢會有多么大的影響?
孫紹騁:啟動實施一方為獨生子女的夫婦可以生育兩個孩子的政策,簡稱“單獨兩孩”政策,是我國進入21世紀以來生育政策的重大調整和完善,是國家人口發展的重要戰略決策。前段時間,省委、省政府組織相關部門專門進行研究,在全省開展了啟動“單獨兩孩”政策對人口發展影響的預測工作。日前,省里已將實施“單獨兩孩”政策納入2014年立法計劃,正在按程序辦理,履行法律程序后,將實施“單獨兩孩”政策。
我省已于2013年6月取消二孩生育間隔,再施行“單獨兩孩”政策后,這兩項政策疊加,未來3—5年人口出生數量可能會有比較大的增加。預計2015年人口出生將達到152—163萬人,比未取消二孩生育間隔前增加35—45萬人。所以實施“單獨兩孩”政策后,仍將堅持計劃生育基本國策不動搖,持之以恒地抓好計劃生育工作,保持低生育水平持續穩定。
大眾網記者:謝謝孫省長!感謝孫省長今天與廣大網友交流,剛才孫省長非常詳細、非常真誠地與廣大網友交流了關于社會養老、保障房建設、單獨二胎等等一些問題,我想通過這樣解答,網友們對這些問題會有一個更加深刻的了解和認識。今天的訪談到此結束,我們再一次感謝孫省長,謝謝!
孫紹騁: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