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化城市不僅能反映出人們的精神面貌,還能體現出一個國家、一個民族所具有的文化水平和藝術修養。因此,各個國家都非常重視城市綠化。近年來我省城市綠比取得了很大成績,出現了不少風景優美、綠樹成蔭的綠化城市,但總的來說,很多城市綠化還比較落后。特別是城市綠化和城市建設隨著土地開發的熱度,矛盾越來越突出,城市越來越大,綠地空間越來越小,綠化越來越少。
一、目前環境污染的現狀
近年來,隨著城市建設的快速發展,樓宇越建越高,道路越修越寬,市民在享受城市發展帶來的便捷,生活環境卻遭受著粉塵、尾氣和噪音的多重污染。由于開礦采石、施工建設、生產加工等治理難度較大的作業現場,遮天蔽日產生大量的灰塵、煙塵等粉塵,這種情況在農村、城市都有情況發生,嚴重影響居民的生活。而隨著百姓生活的改善、收入的提高,私家車走入千家萬戶。據統計,僅濟南市在2013年的汽車保有量就近140萬,而青島更是達到180萬輛,巨大的能源消耗造成的尾氣排放,加劇了城市環境污染,而汽車不僅產生大量尾氣還帶來大量的噪音。這些一同對居民的生活造成嚴重的危害,城市環境治理刻不容緩。
每個城市在發展建設中,總會存在大量拆建和道路施工等情況,而在拆建施工中監管的難度和企業防治不到位造成塵土飛揚,加劇了對城市環境的破壞,到處覆蓋一層厚厚的塵土,山東境內特別是內陸城市粉塵污染尤為突出。而車輛尾氣和噪音污染問題,國內的每個城市都比較嚴重。
二、環境污染對社會及個人造成的危害
近幾年,每到秋冬特別是入冬以后,國內中東部地區不時會遭遇霧霾等惡劣天氣情況,當中雖有一定的氣象因素,但最主要還是粗放式無序發展帶來的惡果。應該看到,霧霾并非一般空氣污染,它可能對公眾生活和健康造成極大威脅,1952年倫敦大霧中,據官方統計就有逾4000人喪生,有環保專家分析,灰霾很可能取代吸煙成為肺癌頭號致病“殺手”。大量的粉塵和尾氣污染加重了霧霾的形成,并造成人體呼吸系統、心血管等各種疾病,嚴重影響人體健康。而噪音污染干擾正常的生活和工作,因為噪聲通過聽覺器官作用于大腦中樞神經系統,以致影響到全身各個器官,故噪聲除對人的聽力造成損傷外,還會給人體其它系統帶來危害。由于噪聲的作用,會產生頭痛、腦脹、耳鳴、失眠、全身疲乏無力以及記憶力減退等神經衰弱癥狀。長期在高噪聲環境下工作的人與低噪聲環境下的情況相比,高血壓、動脈硬化和冠心病的發病率要高2~3倍?梢娫肼晻䦟е滦难芟到y疾病。噪聲也可導致消化系統功能紊亂,引起消化不良、食欲不振、惡心嘔吐,使腸胃病和潰瘍病發病率升高。此外,噪聲對視覺器官、內分泌機能及胎兒的正常發育等方面也會產生一定影響。
三、環境治理的建議:
1、政府相關部門加強監督治理,特別是城市建設產生的粉塵污染。加大對建筑施工企業的監控和管理,提高處罰力度,切實降低人為的二次污染。加強城市道路的清潔力度,采取灑水降塵,切實降低地面揚塵。
2、加強城市綠化,提高綠地面積。近年來,隨著土地開發的熱度,城市土地空間利用率越來越高,許多原本用于綠化的空間被開發商以各種名義所侵占。眾所周知,城市綠化可以改善城市的衛生條件,有效地防治或減輕污染,城市綠地好比城市之“肺”,它可以吸收大量二氧化碳,放出氧氣;同時能有效阻擋飛揚的灰塵,吸收各種有害的氣體,從而起到過濾、凈化空氣的作用。
3、加強在城市中植樹造林。城市的高樓大廈越來越多,綠樹成蔭卻越來越少。而在城市道路改造過程中,原本道路兩旁的高大樹木也被屠伐殆盡,或重新移栽矮小的樹木、綠植等,根本無法起到防塵、隔音的作用。植樹造林可以保護自然環境,增加經濟收益,凈化空氣,確保太陽的照明度,防止火災、水災,及緩和氣候條件,并構成優美的景致。特別是在城市噪聲危害較大的地段,也可以設立隔音、林帶,因為樹木具有隔音防塵,改善城市小氣候的多種功能。綠地和綠樹的分泌物具有一定的殺菌作用,尤其在消除城市噪音方面 功不可沒。據測定,尖雜的噪聲傳到濃密的大草地,頓時大部分消失;雪松、龍柏和檜柏等樹木的樹冠大約能吸收音量的25%,其余75%的音量經過反射也減弱許多,使居民減少煩惱,感到舒適、輕松。
國內外許多風景優美的城市,不僅有優越的自然地貌和良好的建筑群體,而且還有優美的城市綠化環境。往往園林綠化的好壞對城市面貌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沒有花草樹木的裝飾,整個城市就不會有生氣。所以,只有環境好了,百姓才能樂居,城市發展才更具有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