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為了體現教育資源的優化組合,撤并了大量的鄉村學校,并逐漸向城里集中靠攏。表面看起來教育資源得到了優化,學校規模大了,大量的老師進城了,孩子進城了,但是卻給農村大量的家長增加了嚴重的經濟負擔和孩子上學的安全擔憂。本來農村教育的薄弱更是雪上加霜。
三中全會教育領域綜合改革將大力促進教育公平,特別是統籌城鄉義務教育資源均衡配置,實行城鄉教師交流輪崗,對促進城鄉教育質量均衡發展具有深刻重大意義!
實行城鄉教師交流輪崗的好處是:
1.教師輪崗降低了國家政府投資成本。把大量的學生集中到城里讀書,需要在城里擠占大量土地,還需要投入大量的巨額資金新建學校。前幾年農村的校舍政府投入了大量的資金,進行了改造,但如今把大量的鄉村學校閑置起來,既浪費了土地,又浪費了資金,造成很大的浪費現象。
2.教師輪崗降低了農村家長的費用。由于成效教育資源分配的不合理,有一部分家庭經濟條件好的中小學生到城里上學,但是多數學生家長還是考慮經濟的因素,很難接受讓孩子到城里就讀。如果能夠實行城鄉教師輪崗交流,將會受到農村家長的歡迎,減輕家長負擔,方便了孩子就近上學,減輕了家長的經濟負擔。
3.教師輪崗制有利于保障孩子的生命安全。最近幾年大量的撤并農村學校,不但加重了孩子上學的交通成本,而且還嚴重影響了孩子的安全保障,這幾年加大了校車的配備和管理,不但加重了孩子家長的成本和社會管理成本,而且仍然很難杜絕交通事故對孩子的傷害和潛在的威脅。
4.教師輪崗制有利于農民的生產。孩子就近上學,可以節約家長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安心農業生產,有利于農業的發展。
5.教師輪崗制可以改善農村人口結構,增加農村活力。大量的青壯年力離開了鄉村,留下了孤獨的老人世界,如果再大量撤并農村中小學校,將會嚴重減弱農村的青春活力,缺少了鄉村孩子的童年歡樂。將會使孤獨的老人世界更感凄涼。
6.教師輪崗制有利于城鄉文化交流。農村人口老齡化已是大勢所趨,農村唯一的最主要的文化陣地就是鄉村學校,鄉村教師也是農村最主要的文化思想的傳播者和影響者。如果把著農村唯一的主要文化陣地和傳播者撤掉,將會嚴重削弱農村文化思想活力,長期下去必將會產生無法估量的嚴重后果。
歷史的經驗告訴我們,文化思想的傳播對社會的發展進步具有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比如上世紀60年代70年代大規模的“知識青年下鄉”運動,不但有效的解決了大量學生的就業問題,而且還有力的促進了城市先進文化思想在農村的傳播,為農村的文化、思想、醫療、衛生的發展起到了巨大的無可否認的作用。
實施城鄉教師交流輪崗的具體辦法:
1.按照現有的鄉鎮農村管理片區行政規劃,一般5-10個村一個管理區的行政區劃,繼續保留一所小學,每個年級能夠達到10-20個學生就是最好的效果,實行小班化教學管理,更有利于培養孩子的感情交流和思想影響。
2.在每一個鄉村小學里設立固定的老師宿舍,為輪崗老師解決住訴問題,目前交通方便,讓老師定期下鄉應該不是困難。
3.在城里學校設立臨時宿舍,解決農村老師到城里學校的住宿問題。
4.把老師的編制,有學校人變為區域人,可以來回流動。一般1年度或者2年度輪換。
5.教育主管的許多權限不應該過度的向上集中,還是應該有鄉鎮和教育部門共管,發揮鄉鎮政府的作用,促進城鄉教師輪崗制度的貫徹實施。
6.城鄉教師的輪崗制度應該常態化、正;、制度化。加大鄉村“微小學!备脑炝Χ,樹立鄉村“微小學!钡湫,宣傳鄉村“微小學!彼枷。
人民需要的不僅僅是那些能夠體現領導權利的“有規模、有形象、有權力、有政績”的高樓大廈學校,人民更需要那些找根基層的,只有幾個老師幾十個學生的“微小學!。
深入貫徹總書記“群眾路線”,扎根農村基層教育,繁榮農村文化思想,促進農村繁榮穩定是教育應盡的義不容辭的戰略性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