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月18日,山東省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隆重開幕,省長龔正作政府工作報告,報告安排部署了2020年政府工作重點任務。 [詳細]
開展“數聚賦能”行動,深化政務服務“一網通辦”、政務大廳“一窗受理”、民生服務“一鏈辦理”,面向企業和群眾分別再推出50項主題式服務。 [詳細]
要建立覆蓋省市縣三級的企業跟蹤服務平臺和聯動工作體系,健全重點行業企業“一對一”雙向聯系服務機制,推動“個轉企、小升規、規改股、股上市”。 [詳細]
加強中小學規劃建設,基本消除城鎮普通中小學56人以上大班額,實施鄉村教育振興計劃,推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發揮好師德師風建設基地作用。 [詳細]
落實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省級統收統支制度,實施工傷保險基金省級統籌。擴大異地就醫聯網結算覆蓋范圍,推進按疾病診斷相關分組付費試點。 [詳細]
清理取消不合理限制靈活就業的規定,推動產業、企業、創業、就業“四業聯動”。做好去產能過程中的職工安置,確保城鎮“零就業”家庭動態清零。 [詳細]
山東要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山東半島城市群,出臺省會經濟圈、膠東經濟圈、魯南經濟圈三大經濟圈一體化發展指導意見。 [詳細]
山東要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揚起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龍頭。 [詳細]
從今年起,全面取消城區常住人口300萬以下的城市落戶限制,全面放寬城區常住人口300萬至500萬的大城市落戶條件。 [詳細]
實施“人才興魯”行動,制定更具吸引力和競爭力的人才政策,推動出臺《山東省人才發展條例》,堅決破除隱性門檻,拿出突破性的硬招實招,通過技術入股、合作經營等方式,引進一批高端人才和團隊,完善高層次人才住房、就醫、出訪、子女就學等保障政策。對于大國工匠等 [詳細]
支持山東產業技術研究院、高等技術研究院、能源研究院、中科院濟南科創城等建立更加靈活的機制,推動高校、科研院所去行政化,高標準打造30家省級創新創業共同體,鼓勵各地建設各具特色的共同體。 [詳細]
科學編制村莊規劃,深化美麗鄉村和美麗村居標準化建設,新改建農村公路8000公里,基本實現全省農村通戶道路硬化,85%的縣(市、區)農村改廁因地制宜、分類實施規范升級,30%以上的行政村完成生活污水治理任務。 [詳細]
實施秋冬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全面完成大氣污染物總量減排任務,確保大氣環境質量不反彈。持續加大推進力度,堅決完成3700萬噸煤炭消費壓減任務。 [詳細]
山東制定了總投資1300多億元的重點水利工程建設方案,今年實施的項目總投資583億元,主汛期前完成8條骨干河道治理、5條臺風中出險河道治理主體工程,以及946處水毀工程修復、375座小型病險水庫除險加固工程,全面提升水安全保障能力。 [詳細]
山東規劃,到2022年全省高鐵建成和在建里程達到3900公里,運營里程2025年達到4400公里、2035年達到5700公里。 [詳細]
緊盯革命老區、黃河灘區、湖區、庫區等重點區域,聚焦老弱病殘等特殊困難群體,全面解決貧困人口“兩不愁三保障”和飲水安全問題,完成新排查貧困戶危房改造任務。 [詳細]
山東加快布局“新基建”,年內新開通5G基站4萬個,建設省級區塊鏈產業園區,在金融科技、電子政務、社會治理等領域,加速場景應用。大力發展工業互聯網,建設運營好海爾、浪潮兩個國家級“雙跨”平臺,爭創國家工業互聯網發展示范區。實施數字經濟園區建設突破行動,支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