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實力躍上新臺階
地區生產總值突破8.3萬億元,比上年增長8.3%
糧食總產突破1100億斤
規上工業企業突破3萬家,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9.6%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超過3.3萬億元、增長15.3%
出口、實際使用外資增長32.4%、21.9%
發展質量實現新提升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8.6%
一般公共預算收入7284.5億元、增長11%
實有市場主體增長12%
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增長18.5%
跨境電商進出口、市場采購出口雙超千億元
地區生產總值突破8.3萬億元,比上年增長8.3%
糧食總產突破1100億斤
規上工業企業突破3萬家,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9.6%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超過3.3萬億元、增長15.3%
出口、實際使用外資增長32.4%、21.9%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8.6%
一般公共預算收入7284.5億元、增長11%
實有市場主體增長12%
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增長18.5%
跨境電商進出口、市場采購出口雙超千億元
取得時速600公里磁浮交通系統等一批標志性成果
3個一類創新藥獲批上市,VLP新冠疫苗中試進展順利
世界首座四代技術高溫氣冷堆核電機組并網發電
山東省自主設計、研發、制造的國內首臺智能雪蠟車交付國家隊
國家示范鹽穴壓縮空氣儲能調峰電站投運
萬人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14.8件,增長19.8%
國家燃料電池技術創新中心、國家高端智能化家電創新中心落戶
全國唯一智能制造國家工業設計研究院獲批
2項大科學裝置納入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布局
新增19家國家工業設計中心
“1313”實驗室體系不斷健全,建設6家省實驗室,省級創新創業共同體發展到31家
高新技術企業突破2萬家,入庫科技型中小企業2.8萬家
新增上市公司31家、科創板上市企業8家
新增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221家、國家制造業單項冠軍39個
住魯兩院院士和海外學術機構院士達到111位
實施500萬元以上技改項目1.2萬個
建設升級工業互聯網平臺115個,“上云用云”企業超過35萬家
裕龍島煉化一體化等重大項目加快推進,萬華百萬噸乙烯項目達產
完成粗鋼產量、焦炭產能壓減任務,整合轉移煉油產能780萬噸
“四新”經濟投資占比51.2%
105個雁陣形產業集群規模突破5.7萬億元
4個產業集群納入國家創新型產業集群試點
培育認定首批12個省級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
全面推行鏈長制,繪制9大產業領域、42條產業鏈圖譜
確定112家鏈主企業,推動成立35家產業鏈共同體
12929個省市縣重點項目完成投資2.6萬億元,其中1860個省級重點項目完成投資8721億元
全省新舊動能轉換基金累計投資2680億元
新增政府專項債券3017億元
魯南高鐵山東段全線貫通,高鐵里程突破2300公里,居全國第三位
明村至董家口等4條高速公路開工建設
日蘭高速巨野西至菏澤段改擴建等4條建成通車
青島膠東國際機場轉場運營
制定銀發經濟、新能源補貼等促消費政策
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增長16.5%
出臺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規劃
390個年度重大項目完成投資2100億元
286個項目集中開工,102個跨省合作事項加速落地
劃定沿黃9市陸域生態紅線,累計修復濕地2.3萬畝
黃河三角洲生態監測中心建成投用
累計將5.17萬人納入防止返貧監測幫扶范
黃河灘區居民遷建全面完成
新建高標準農田665萬畝,糧食播種面積增加110.3萬畝
生豬產能基本恢復到常年水平
新創建國家農業現代化示范區6個、現代農業產業園3個
成功舉辦首屆國際糧食減損大會
海洋生產總值預計增長15%左右
沿海港口吞吐量、集裝箱量分別增長5.5%、8%
首個國家海洋綜合試驗場落戶威海
國家級海洋牧場發展到59家
分類整治入海排污口1.5萬余個
國控入海河流全部消除五類及以下水體
國企改革三年行動重點任務評估結果居全國首位
省屬企業收入、利潤等指標列各省區第一
1630億元財政直達資金惠企利民,新增減稅降費700億元以上
新增上市公司37家
4個省級新區發展規劃出臺實施
“齊魯號”中歐班列開行1825列、增長21.2%
出臺落實RCEP先期行動計劃
中國—上海合作組織地方經貿合作示范區“四個中心”加快建設
自貿試驗區試點任務實施率達到98.2%
成功舉辦跨國公司領導人青島峰會、與世界500強連線、對話山東等系列活動
PM2.5平均濃度、空氣質量綜合指數分別改善15.2%、10.1%
重污染天數減少5.5天
城市新增集中供暖7468.7萬平方米
農村新增清潔取暖208.4萬戶
落實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
率先實現縣際流域橫向生態補償全覆蓋
國控地表水考核斷面水質首次全部達到四類以上
設立省土壤污染防治基金,開展科學綠化試點示范省建設
完成造林面積17.6萬畝
沂蒙山區域山水林田湖草沙生態保護修復試點順利推進
完成省、市“三線一單”劃定工作
第二輪省級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實現全覆蓋
城鎮新增就業124.2萬人
“穩崗返還”穩定就業崗位543.9萬個
新改擴建幼兒園527所、中小學277所
“雙減”學科類培訓機構壓減率95.95%,課后延時服務惠及826萬名學生
新增3歲以下嬰幼兒托位11萬個
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增長4.5%
居民基礎養老金最低標準由每人每月142元提高到150元
居民基本醫保政府補助標準由550元提高到580元
率先實現職工醫保個人賬戶省內“一卡通行”,普通門診、住院省內和跨省聯網結算
棚戶區、老舊小區改造分別新開工12.95萬套、65.56萬戶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兩創”示范區、尼山世界儒學中心加快建設
全國首個省級紅色文化保護傳承條例頒布實施
圍繞建黨百年舉辦群眾文化活動2.8萬余場
成功舉辦國際孔子文化節、國際文旅博覽會、中國歌劇節等文化活動
東京奧運會創造歷史最好成績
全運會連續四屆奪得金牌、獎牌數第一
山東泰山足球俱樂部獲得中超聯賽和足協杯“雙冠王”